
霜降一過,炎熱多時的廣州終于迎來一波降溫,空氣中有了一絲涼意。
天氣有冷暖之分,其實葡萄酒也有冷熱之別。


>>>葡萄酒的冷熱之分<<<
葡萄品種和釀造工藝是較為常見的葡萄酒分類標簽,也是大家選購葡萄酒時的主要依據。例如,按品種來分,有赤霞珠、梅洛、西拉、霞多麗等;按釀造工藝來分,有干紅、干白、桃紅、氣泡酒等。其實根據產地氣候特性,也可以大致地把葡萄酒分為熱酒和冷酒。
由于氣候的冷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葡萄的成長,因此對最終釀造出來葡萄酒的風味也起到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溫暖地區產的酒為熱酒,涼爽地區產的酒為冷酒。
溫暖地區 vs 涼爽地區
▲▲▲

粗略地看,新世界的多數產區氣候較溫暖,出產的酒多屬熱酒,如阿根廷、智利、美國、南非、澳大利亞等;舊世界中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南部等氣候溫暖地區也以出產熱酒為主。
當然,新舊世界中也各自有氣候較涼爽的地區,新世界中,如智利的比奧比奧、美國的華盛頓州,以及大洋洲的新西蘭;而舊世界中,則有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偏歐洲中北部的地區擁有涼爽氣候。這些地區出產的酒通常屬于冷酒。

>>>冷熱酒的風味之別<<<
葡萄酒的冷熱之分,盡管主要通過產區的氣候特性來粗略劃分,但主要的意義在于幫助大家更好理解這些產區酒款的風味特性。

溫暖氣候和涼爽氣候就如同兩位風格截然不同的釀酒師,用自己的方式培育葡萄,最終將他們迥異的風格完整地呈現在葡萄酒的顏色、香氣和口感上。
顏色
▲▲▲
熱酒與冷酒的區別,首先體現在外觀。
溫暖地區光照充足,使得葡萄成熟更高,果皮顏色更深,最終釀出的葡萄酒色澤也會更深一些;而涼爽地區則正好相反。

一般來說,溫暖地區的紅葡萄酒顏色偏深偏暗,色層區分更明顯,涼爽地區的紅葡萄酒則顏色偏淡,更顯清透。
香氣
▲▲▲
于香氣而言,葡萄果實成熟度的不同會很大程度影響其果香的留存度和香氣特性。溫暖地區的葡萄酒通常果香氣息更多樣,常常還會因為葡萄成熟度過高而帶有一定的果醬氣息。

相比之下,在涼爽氣候產區,例如新西蘭種植的葡萄往往比較難成熟,釀造出的葡萄酒通常會有草本植物和青椒這類較青澀而新鮮的自然氣息。即使是位于溫暖氣候帶,如果某一年氣候異常,較為涼爽的話,當年采摘葡萄釀造的葡萄酒也同樣可能帶有較明顯的青椒或草本氣息。

這也是為什么每一瓶葡萄酒上都會特別標注葡萄采摘的年份,消費者根據葡萄采摘年份,結合產區地理位置和當年氣候情況,也可以大致對這瓶酒的風味有一個初步的判斷。

口感
▲▲▲
最后,大家更關注的可能還是熱酒和冷酒之間的口感差別,畢竟影響大多數人對一款酒喜好的核心因素就是入口之后的整體感受。
通常來講,溫暖地區的葡萄成熟度較好,釀造的葡萄酒酒精度會比較高,酒體相對更厚重,口感溫暖甜美,但相對應就可能會缺失一定的酸度;
相反地,氣候涼爽地區的葡萄成熟度沒那么高,釀造的酒酒精度較低,酒體通常較輕盈,果味的留存更飽滿,較好的酸度也讓酒的口感更顯清爽。

根據個人口味喜好,在選購葡萄酒時就可以適當結合產區氣候特點判斷一款的風味特點,是冷酒還是熱酒,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酒。

>>>熱酒也需要涼著喝<<<
熱酒與冷酒的概念,主要是基于產區氣候的冷熱之別賦予葡萄酒不同的風味特點,要注意不是“青梅煮酒”的那種熱酒,也不是冷藏過的冰鎮酒哦!
但不管是“熱酒”還是“冷酒”,也都有其特定的適飲溫度區間。例如紅葡萄酒通常適飲溫度在16-18℃,白葡萄酒通常在8-12℃,而根據熱酒、冷酒的概念區分,來自溫暖氣候產區、酒體較厚重的紅葡萄酒適飲溫度可以適當上調到18-20℃,來自涼爽地區的清爽型干白,適飲溫度可以適當降低到6-9℃。
在合適的溫度時飲用葡萄酒,能更好地感受產區氣候特點和自然環境所賦予每一款的獨特風味。檢測和調控酒的溫度,也成為品酒過程中的重要步驟。
Cheer啟爾 測溫筆2號
▲▲▲

要隨時掌握一瓶酒的溫度是否在適飲區間,一根小小的測溫筆就可以搞定。
啟爾測溫表2號采用紅外檢測功能,只需要將測溫筆靠近并對準瓶身,輕松一按即可檢測溫度,精準實用。
Cheer啟爾 不銹鋼冰桶
▲▲▲

調整到適飲溫度后已經開瓶的葡萄酒,在細品慢酌的過程中,容易受環境影響溫度快速升高,啟爾不銹鋼冰桶采用雙層不銹鋼控溫技術,只需把酒瓶放入冰桶中,無需額外加冰塊,即可長久保持酒的溫度,延緩溫度流失速度。
結語
人們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實,每一株葡萄樹也是這樣,成長在不同的氣候環境塑造了其獨特的性格,進而孕育出具有地區特性的葡萄果實,最終釀造出各式各樣、風格迥異,卻都別有滋味的葡萄酒。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